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從11月27日開始飛行的北京大興?韶關丹霞的機票,現在已經接受預訂!也就是說,只需2小時40分的飛行時間,北京烤鴨和韶關鵝王就可以正式見面了。
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北京烤鴨你,難道不來跟咱韶關梅嶺鵝王組CP嗎!?(看看咱真誠的小眼神兒。)
雖說比起具有世界聲譽、千年歷史的北京烤鴨,咱廣東省韶關市的“小鵝”就像個弟弟,但別慌走,韶關如何“色香味”俱全,且聽咱緩緩道來。
《北江碧玉耀明珠》賴繼平
色:滿城山色了解一下?
韶關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全市境內山巒起伏,高峰聳立。
位于乳源、陽山、湖南省交界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為廣東第一高峰。
仁化丹霞山一帶以獨特的紅巖地貌聞名于世,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所在地和命名地,面積約280平方公里,山群呈峰林結構,有各種奇峰異石600多座。
《丹霞攬勝》劉加青
“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韶關的紅,染盡了丹霞山。韶石山所在的仁化丹霞山區,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這種以“赤壁丹霞”為特征的紅色陸相碎屑巖地貌,最早在韶關北部,被地質學家取山岳之名稱作“丹霞層”。丹霞山成為中國丹霞地貌的“代表作”,丹霞山區也被叫作中國的“紅石公園”。
《丹霞山日出》 羅兆祥
韶關的綠,總是沁人心脾。青山如黛,水網密布的韶關,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三項反映森林資源質量的主要指標均居廣東省地級市首位。1992年11月,韶關成為全省率先綠化達標的山區市,被當時的國家林業部批準為林業綜合開發試驗區。
《樂昌北鄉》陳勁
韶關的白,銀霜素裹:作為全省唯一下雪的城市,韶關差點被開除廣東籍。今年1月8日,韶關市區就悄悄下過一場“雨夾雪”,而樂昌、仁化、乳源等高寒山區,早已布滿了一層“冰掛”。
韶光的金,銀杏染秋。素有“銀杏之鄉”美稱的南雄,“銀杏染秋”景觀是一大旅游品牌。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是南雄銀杏葉黃的季節,散落地上和掛滿樹枝的金燦燦的葉子相映爭輝,宛如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每年這個季節,南雄都會迎來海內外的大批游客、攝影愛好者和美術愛好者,盡情欣賞廣東最美的秋色和進行采風創作。
《銀杏樹下》 王月武
香:吃喝玩樂“辣”到爽!
在氣候上,廣東溫暖濕潤,韶關卻接受著寒流穿越南嶺而來的“漏網之魚”,偶爾還能見著南方艷陽里的小雪紛飛;從飲食說,粵菜口味清淡,韶關人卻有部分“辣椒基因”,尤其是北邊的南雄,堪稱“廣東人吃辣的上限”。
《豐收在望》鐘志明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粵菜里生猛海鮮是大頭,然而地處崇山峻嶺中的韶關,卻以山珍出名——香芋、馬蹄、冬菇、竹筍......皆是桌上???。以竹筍制成的酸筍,往往切大塊腌制,用水浸泡在缸中,待時間發酵。吃的時候也須加上辣椒,酸辣刺激,與印象中清淡偏甜口的粵菜大相徑庭。
韶關人吃辣的功夫,盡管還不能和相鄰的江西、湖南等地媲美,在廣東卻算是一枝獨秀。且在韶關,也是越往北部地區越辣,尤其是南雄的菜肴,堪稱廣東辣味的巔峰,無論是當地的名菜“梅嶺鵝王”,還是流行于粵北地區的酸筍燜鴨,辣度上都頗有湘菜和贛菜的風采。
暴腌臘味拼盤、南雄釀豆腐、油炸花生餅、韶關特色蛋餃、客家灰水糍、山坑螺、宰相份、南雄鵝王煲、樟市黃豆腐、大塘扣肉……刺溜,來了韶關,還怕沒有好吃的嗎?
《桃李天下,九峰人家》周素
玩在韶關,粵北采茶戲不容錯過。它不斷吸收贛南、湘南地區的民間花燈、花鼓的歌舞表演形式,又融合本地的山歌小調發展而來。早在清朝就曾風靡一時,粵北地區每逢年過節,都是“迎春花燈,通宵達旦”,到如今則成為了頗具特色的地方劇種。
味:經濟、文化多元又精彩!
巍巍五嶺,源源北江。韶關以其“五嶺樞紐、三省咽喉”的獨特地理位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區域性文化——韶文化,其作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嶺南文化的源頭之一,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持續力。
《古村金秋》 林勃
韶關歷史悠久、文明古老,是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遠有韓愈、劉禹錫、蘇東坡、楊萬里、文天祥等游歷其間;廣州淪陷時,韶關還作為廣東省的臨時省會,扛起抗戰的大旗。中國共產黨在粵北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寫下了不朽的詩篇。豐富的紅色遺跡和精神財富凝聚成為了韶關的精神命脈。
《傳承紅色基因》賴繼平
說說馬壩人遺址?馬壩人是1958年在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西南三公里的獅子巖石灰巖溶洞內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馬壩人,距今12.95萬年至1.5萬年,是介于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
珠璣古巷則位于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縣城北部偏東,地處梅嶺與南雄之間。擁有南遷姓氏150余個,移民家族797支。被稱為廣府人的祖居之地,是中國三大尋根地之一。
南華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中國佛教名寺之一,是禪宗六祖惠能宏楊“南宗禪法”的發源地。
《韶關靈溪》陳勁
韶關境內現有紅色革命遺址502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395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28處。北伐戰爭是中國現代史上重要的事件。重走北伐戰爭紀念館、中山公園以及帽峰山公園,都可以感受到北伐戰爭的痕跡。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龍全明攝
新中國成立后,韶關憑借豐富的煤礦、金屬等資源,以及深厚的工業基礎(尤其是軍工),成為了廣東第一大工業城市。而湖南、江西等鄰近省份的務工者,自晚清以來,就大量進入粵北地區謀生。這座靠近“北方”的城市,在外來移民文化的影響下,也變得多元而精彩。
入選作品《高速進古村》吳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